苦荬菜(鵝菜)栽培技術(shù)
苦荬菜幼苗子葉小而薄,出土力弱,因此,對土地要整平耙細(xì),以利于播種和出苗。南方2月20日至3月20 日播種產(chǎn)量最高,4月以后播種產(chǎn)量就顯著下降,北方可在4月上、中旬播
1、整地與播種
苦荬菜幼苗子葉小而薄,出土力弱,因此,對土地要整平耙細(xì),以利于播種和出苗。南方2月20日至3月20 日播種產(chǎn)量最高,4月以后播種產(chǎn)量就顯著下降,北方可在4月上、中旬播種。華南也可秋播。播種方式可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。在北方寒冷地區(qū),育苗移栽可提前在溫床播種,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。播種方法一般采用條播或穴播,有時也可撒播。條播行距25~30厘米。北方采用壟作,行距為50~60厘米,在壟上撒播或雙行條播,每畝大田只需種子100~150克;1分育苗地可移栽5畝大田。移栽行距為25~30厘米,株距10~15厘米。對苗床要精細(xì)管理,經(jīng)常保持濕潤,除雜草,直到出床。當(dāng)幼苗具5~6片真葉時即可移栽。
若進行直接穴播時,其行株距平均為20~25厘米。每穴下籽10~15粒,每畝用種子0.5公斤左右。
2、施肥
苦賣菜由于生長快,再生力強,刈割次數(shù)多,產(chǎn)量高,所以需肥量大。對氮、磷、鉀的要求都很迫切。施足氮肥能夠加速生長,促進枝多葉大,有利于提高產(chǎn)量和品質(zhì)。氮肥過多,磷、鉀肥不足時生長緩慢,延遲成熟,還容易引起倒伏,施用有機肥料做基肥才能獲得高產(chǎn)。南方每畝施入腐熟豬、牛糞2500公斤。北方每畝可施廄肥5000公斤左右。
3、田間管理
苦荬菜宜密植,條播時通常不間苗,2~3株一叢也生長良好,但植株過密時也影響生長,可按4~6厘米株距定苗。也不可過稀,否則不但影響產(chǎn)量,而且莖稈粗硬,品質(zhì)較劣。直播的苗高4~6厘米時就要中耕除草,以后每刈割一次都要進行中耕、追肥和灌水。育苗移栽地定植10天左右,就要中耕除草和及時追肥。除施足基肥外,要多追施一些化肥,如硫酸銨、尿素等。南方可追施腐熟的人糞尿或豬糞尿,以促進生長,提高產(chǎn)量。
苦荬菜的病蟲害少,有時有蚜蟲為害。發(fā)生時可用40%的樂果,稀釋1000~2000倍噴殺。
4、收獲
苦荬菜生長快,春播的5月上旬即開始刈割 。6~8月間生長特別旺盛,再生力強,一般每隔20~25天就可刈割一次。南方一年可刈割5~8次;北方可刈割3~5次。
在收獲方法上有剝?nèi)~的,也有刈割的。小面積種植可剝?nèi)~利用,即只剝外部大葉,留下內(nèi)部小葉繼續(xù)生長。大面積栽培的多為刈割,在株高40~50厘米時進行,留茬5~8厘米,以利于再生。一般每畝可產(chǎn)鮮草5000~7500公斤,高的可達(dá)10000公斤左右。